浙ICP備17053694號
|
|
高濃度礦井水的處理方法發表時間:2020-12-21 12:31 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水資源總量為28255億m3(水利部2002年中國水資源公報),人均占有量僅為2170m3,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個月4,居世界第88位。 1 高礦化礦水的形成及危害 高礦化礦水一般是指含鹽量大于1000納克/升的礦井水。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煤礦高礦化礦井水鹽含量一般為1000~3000mg/L,少數礦井水鹽含量在4000mg/L。這類礦泉水的水質大部分為中性或堿性,而且有苦味,因此也被稱為咸水。因為這類礦泉水的含鹽量主要來自Ca2加、Mg2加、Na加、K加、SO42-、HCO3-、Cl-等離子體,所以硬度往往更高。 礦井水高鹽度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我國部分地區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氣候干旱,蒸發濃度大,地層含鹽量高,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差,當煤系地層中存在大量的碳酸鹽巖和硫酸鹽薄層時,礦井水會廣泛接觸地下水,礦井水中 ca2 + 、 mg2 + 含量增加,ca2 + 、 hco3-、 co32- 含量增加,ca2 + 、 mg2 + 含量增加,部分地區高硫煤層硫化物氣化產生的游離酸中和作用使礦井水中 ca2 + 、 mg2 + 含量增加,礦井水由于地下鹽水侵入煤田而高度礦化。 高鹽度礦井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河水含鹽量增加、淺層地下水位升高、土壤鹽漬化滋生、耐鹽堿樹木物種潛力減弱、作物產量下降。同時也影響了該地區的工業生產,因為很多工業生產不能使用含鹽量高的水,而且如果使用,必須先降低水中的含鹽量,這樣會增加成本。如果我們不使用地下水,而是使用地下水,就會造成地下水的大量開采,導致地下水資源短缺,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經濟發展。 2 高礦化度礦井水的處理信息技術 2.1 化學方法 離子交換法是化學進行脫鹽的主要研究方法,這是作為一種通過比較可以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利用中國陰陽離子信息交換劑去除水中的離子,以降低水的含鹽量。此法用在設計進水含鹽量小于500mg/L時比較分析經濟,可用作高礦化度水經膜分離法技術處理的進一步除鹽工序。 2.2 膜分離法 膜分離是一種在膜兩側使用選擇性分離介質,在膜兩側存在某種驅動力(例如壓力差、濃度差、電位差)時,將溶劑(通常是水)與溶解物或顆粒分離的方法。 膜分離的主要特點是: 低消耗、高效率、無相變、室溫、適用范圍廣、裝置簡單、操作和控制方便等。膜水處理具有適應性強、效率高、占地面積小、運行經濟等特點。反滲透和電滲析都是膜分離技術,是我國苦咸水脫鹽的主要方法。但膜分離的主要問題是膜容易被污染。為了防止膜污染,這兩種工藝通常對進水水質有嚴格的要求。因此,進水必須經過一般的預處理,即沉淀、過濾、吸附和消毒。 2.2.1 反滲透法 反滲透(RO)技術起源于20世紀50、60年代的國外航天技術研究,80年代初在我國得到應用。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反滲透膜性能的提高和膜制造成本的降低,反滲透的應用進一步加快。經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反滲透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反滲透技術是一種高效、低耗、無污染的新型水處理技術,它利用各種離子、分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熱源等。適用于含鹽量大于4000毫克/升的水的脫鹽。目前,反滲透膜及組件的生產已經相當成熟,膜的脫鹽率高于99.3%,滲透通量增加,抗污染和抗氧化能力不斷提高,銷售價格穩定下降;經過多年探索,反滲透供水預處理工藝基本可以保證膜組件的安全運行;高壓泵和能量回收裝置的效率也在提高。上述措施明顯降低了反滲透淡化的投資成本和淡化水的成本。 與離子交換、加藥、電滲析等常規水處理技術相比,反滲透裝置的特點是單位體積內膜面積比大,脫鹽率達99%以上;分離過程中沒有相變和相變引起的化學反應,能耗低;膜分離工藝是一種清潔生產工藝,不使用化學試劑,不排放再生廢液,不污染環境;工藝流程簡單,有利于實現水處理的連續性和自動化;反滲透裝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適用于大型連續供水水處理系統;水的回收率高于電滲析,一般為75% ~ 80%。 但是,在反滲透系統運行管理過程中,除了對原水進行比較嚴格要求處理外,還要通過控制設計進水pH值,以防止膜的水解,同時要定期清洗膜組件,以避免膜表面環境污染和結垢阻塞。 上一篇好氧微生物處理廢水
下一篇發電廠循環水如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