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革廢水(Tannery wastewater)指制革生產在準備和鞣制階段,即在濕操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制革廠廢水排放量大、pH值高、色度高、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可溶性蛋白質、皮屑、懸浮物、丹寧、木質素、無機鹽、油類、表面活性劑、染料以及樹脂等。
廢水特點:
(1)制革廢水是高濃度有機廢水,廢水中COD、BOD濃度很高。
(2)制革廢水的毒性來自高濃度硫化物和三價鉻,脫毛使用硫化鈉,鞣制使用鉻鹽,廢鉻液中鉻和硫化物的含量每升可達數千毫克,制革廢水的臭味主要由蛋白質分解和添加的硫化鈉造成。
(3)制革廢水中的SS高達3000 mg/L以上。
(4)制革廢水的色度主要是染料和鞣劑造成,廢水的色度在600~3000倍。
(5)制革廢水總體顯堿性,主要來自脫毛等工序使用的石灰、燒堿、硫酸鈉,pH值常在9~10。
(6)制革廢水的氯化物和硫酸鹽濃度為2000~3000 mg/L,主要來自原皮保存、浸酸、鞣制工序。






制革廢水的可生化較好,一般均可采用生化法處理。但廢水中常含有硫化物和鉻離子,會對微生物產生抑制,故要充分重視預處理的作用,所以在制革廢水的治理中,一般均采用“物化—生化”組合工藝。
不同的制革廢水,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以期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如制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所以,選擇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還是選擇耐鹽性 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要權衡利弊后確定;一般制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并不高,一 般不超過2000 mg/L,當采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在廢水處理工藝 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其BOD/COD的比值。制革廢水的COD一般在3000~4000 mg/L,生化性較好,經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后,一般出水要求達到國標二級標準(COD<300 mg/L),但也有一些污水處理站的運行,需要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


寧波宏旺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本公司坐落在中國沿海發達城市之一的寧波市,起始于二十一世紀初,成立于2010年,十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水處理事業的研發與拓展,在純凈水制取方便,已取得輝煌的成就,在污水廢水處理達標排放及回用方便,更是領先一籌,水到渠成!
現已擁有一幫技術先進的設計與研發精英,已擁有一幫技藝精湛的生產與安裝團隊,并與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技術合作,設備已供不應求,遍及全國各地,并挺進東南亞及非洲。我們的宗旨是:為您的宏圖大業保駕護航!真誠歡迎新老朋友前來參考指導,來電咨詢洽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