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水類型:水性油墨廢水
處理案例:河南彥龍油漆制品有限公司
廢水水量:17T/D
廢水來源:該公司是以制造加工水性油墨為主的企業,由于在其生產工序當中因設備的故障、裝載的塑料桶(鐵桶)有孔隙未發現而導致的泄露所產生的水性油墨廢水;定期清洗儀器設備、廠區地面所產生的清洗廢水。該廢水的主要成分有著色劑、連接料(水、樹脂、胺類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機溶劑)、輔助料(消泡劑、阻滯劑、穩定劑、沖淡劑)、油脂、COD、BOD等物質。

處理流程:集水池→渦凹氣浮池→隔油→格柵→調節池→一級反應池(ph調節)→二級反應池(脫色劑)→三級反應池(PAC)→四級反應池(PAM)→逆流沉淀池→溶氣氣浮池→生物接觸氧化池→過濾吸附池→排放
流程解答:由于車間廢水來水水質水量不均勻,廢水先行進入集水池收集;而后廢水進入渦凹氣浮池,利用埋設在池底的曝氣設備頻繁地曝氣形成的氣泡將廢水當中的懸浮物以及懸浮在水中的浮油浮上表面;而后廢水進入隔油池,隔絕掉廢水當中的浮油,而后廢水由設備底部開孔處進入格柵池,去除掉廢水當中的懸浮物;而后廢水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讓廢水勻質勻量的進入下一環節;而后廢水進入一級反應池進行ph調節,將廢水調節為中性或偏堿性,以便與后續絮凝劑發生反應;因該廢水色度較高,廢水在二級反應池中進行脫色處理;而后廢水進入三級反應池加入絮凝劑PAC,利用絮凝劑的正負電子膠團與廢水當中的負正電子膠團產生碰撞,打破廢水的電子膠團的穩定狀,并伴隨著有小型的絮末產生;而后廢水進入四級反應池加入助凝劑PAM,利用助凝劑的粘附效果將三級反應池中產生的小絮末變成大絮花;而后廢水進入逆流沉淀池,該池采用逆流沉淀的方法,大絮花利用重力自然沉淀的原理,沉淀到池底,上清液由上方管道抽至溶氣氣浮池,池底的污泥由底部的管道抽至污泥濃縮池;上清液在該池中利用溶氣氣浮機將池外的空氣抽入該池中會形成大量氣泡,將廢水當中殘存溶解狀態下的小油末浮上表面;而后上清液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裝置在池內的填料,上清液浸沒該填料時會生成大量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降解掉上清液當中氨氮、浮油等物質;最后清水進入過濾吸附池,利用活性炭吸附、石英砂過濾掉清水當中的殘留的有機物及油污,經過該一整套設備處理后的水可考慮回用或排放。


文章關鍵詞:水性油墨廢水-水性油墨廢水處理-水性油墨廢水處理方法-水性油墨廢水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