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水類型:豆制品廢水
處理案例:山西燕華豆制品制品有限公司
廢水水量:10T/D
廢水來源:該公司主要以加工制造豆制品為主的企業,豆制品的加工工藝為選料—浸泡—清洗—磨漿—煮漿—細濾。因此廢水主要來自于浸泡大豆過程中產生的浸泡廢水、清洗大豆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磨漿過程中產生的磨漿廢水、細濾過程中產生的過濾廢水以及清洗設備、地面產生的清洗廢水。以上這五類廢水其中浸泡廢水、清洗廢水當中的懸浮物較多(脫落的表皮、收獲過程中大豆過程中攜帶的豆殼等物質),磨漿廢水、過濾廢水當中的COD、BOD含量較高(黃泔水)。

根據以往處理該類型廢水的經驗,發現該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豆制品加工多為間歇性生產,排水時間相對集中,廢水的水質水量很不均勻;SS較多,厭氧條件下易產生浮渣層;廢水有機物濃度較高,厭氧條件下易出現酸化,使厭氧單元處理效果惡化;好氧階段,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易出現污泥膨脹;廢水呈乳白色。

該公司廢水的總處理水量為10m3/d,每天按10小時運行,則污水處理系統平均設計水量為1m3/h;處理后的出水需達到《國家城鎮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三級排放標準。具體處理數據請見下表:

根據該廢水特點,本公司采用格柵作為前處理環節處理掉廢水當中的懸浮物;而后采用水解酸化法將廢水當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氨氮以及二氧化碳;最后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掉廢水當中的氨氮以及溶解性污染物質。由于該廢水的單次排放量較高,考慮在地底或地面加設一個集水池(集水箱)。


文章關鍵詞:豆制品加工廢水-豆制品生產廢水-大豆制品制造廢水-食品加工廢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