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金屬的精度、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而金屬初步加工(如切割、轉磨等工序)又無法達到該標準,因此便衍生出對初步加工的金屬再次進行研磨加工處理。研磨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拋光、去毛刺、倒角、磨邊、打磨等工序,其廢水主要來源于清洗加工好的金屬產品過程中及定期清洗研磨機器過程中而產生的。其廢水的成分主要包括金屬離子、除油劑、光亮劑、絡合劑、表面活性劑、有機堿、助溶劑、消泡劑等污染物質。

根據金屬研磨廢水處理的特點,并結合以往處理該廢水的經驗決定采用以下設備
(1)集水池:由于車間廢水的水質水量不均勻,廢水可進入集水池收集,可將車間酸性廢水與堿性廢水按照1:1的比例導入至集水池中和。
(2)渦凹氣浮池:在池底加設曝氣設備,而后利用該設備頻繁曝氣形成的許多微小氣泡將廢水當中的油脂與懸浮物浮上表面。
(3)隔油隔浮池:廢水進入隔油池先行隔絕浮油,而后廢水由底部開孔處進入格柵池,隔絕和沉降掉廢水當中的漂浮物和大顆粒金屬離子。
(4)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讓廢水勻質勻量的進入下一環節,避免因水量過大對后續設備造成損壞,影響其使用壽命。
(5)中和池:該池中加入ph調節劑,可調節廢水的ph值,需先將廢水ph調節至弱堿性或中性為宜;
(6)絮凝池:該池中加入絮凝劑,利用氣攪拌的形式,將絮凝劑當中的正負電子團與廢水當中的負正電子團產生碰撞,打破其原有的穩定性,進而產生小顆粒絮凝物;
(7)助凝池:該池中加入助凝劑,利用助凝劑當中的粘附效果,將小顆粒絮凝物變成大顆粒絮凝物。
(8)逆流沉淀池:廢水由三級反應池中通過管道抽至逆流沉淀池中,利用大顆粒絮凝物比水重的原理自然沉淀,上面的清液由上方開孔處進入下一處理環節,可去除廢水當中的金屬離子以及非溶解性污染物質。
(9)生物接觸氧化池:在池內加設填料,上清液浸沒該填料時,便會生成大量微生物,而后利用微生物分解掉上清液當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質。
(10)二沉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以及未處理干凈的小顆粒絮凝物,在該池中進一步沉淀。
(11)過濾吸附池:在池內加入大量的活性炭、石英砂等物質,利用該物質過濾吸附的特點,去除掉清水當中剩余的污染物質。
(12)污泥濃縮池:逆流沉淀池和二沉池產生的污泥通過管道抽入污泥濃縮池,該池內將污泥進一步濃縮反應沉淀,泥清液回流至調節池進一步處理。
(13)壓濾機:濃縮后的污泥通過管道抽入壓濾機,壓成泥餅后堆積或外運。



文章關鍵詞:金屬研磨廢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