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革生產可分為濕操作與干操作兩部分。濕操作包括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干操作就是整飾工段。制革廢水主要來自濕操作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浸水脫脂及其洗水、脫毛脫灰及其洗水、浸酸鉻鞣及其洗水、染色加脂及其洗水和其他污水。制革過程中,原料皮的大部分蛋白質、油脂被廢棄,進入廢渣和廢水中,造成廢水中COD、BOD較高,成為制革廢水主要有機物污染。制革廢水除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通常還含有S2-、Cr3+及SS。因此,制革廢水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具有由染料和鞣劑造成的色度、由加入的硫化鈉和蛋白質分解引起的臭味、由硫化物及三價鉻引起的毒性。












廢水由車間生產線明管自流進入地下收集池,再由耐腐蝕自吸泵提升至二層沉砂池,經過隔浮沉沙后,再自溢至調節池中勻質勻量,并隔去大量浮油后待用,由控制系統控制自動運行。
處理廢水時,提升泵將儲水池里面的廢水勻速勻量的提升至三級反應池中,分別進行三級反應,通過 PH 控制儀控制加藥泵加入 PH 調節劑,調節 pH 至 10 左右,再由加藥泵自動添加絮凝劑進行絮凝反應,經過三道反應絮凝好的廢水再自溢進入沉淀池;經沉淀處理,泥水分離,使水質達標排放。
污泥處理工藝采用隔膜泵+板框壓濾機工藝處理,反應沉淀池的污泥由控制系統控制抽進污泥池,再由污泥泵送至板框壓濾機壓濾,泥餅外運。




